約翰.華生(John B.Watson, 1878-1958)于1878年出生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維爾。他從小是在學校里開始接受教育的。華生承認自己小時不是個好學生,有點懶、不聽話、好爭斗、學業成績不好,只能勉強升級。只是在進入了當地的伏爾曼大學后才有所改變。
1894年他進入伏爾曼大學,五年后他得到碩士學位。后來他選擇了芝加哥大學,把獲得哲學博士作為目標。但是在學習中,他對哲學的熱情很快消失,他甚至很難理解他的導師杜威的思想。然而,在安吉爾的影響下,開始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并把神經學作為第二副科。他還師從洛布學習生物學和生理學。1903年他得到了哲學博士學位,并結了婚。直到1908年,他都在芝加哥大學當講師。在這幾年里,他既學習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動物行為實驗,并表現出對以動物為被試研究行為的偏好。開始形成他的行為主義方向的信念。
1908年,當華生成為芝加哥大學助理教授的同時,他又獲得了霍普金斯大學正式教授的職位。盡管華生對芝加哥大學十分留戀,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學讓他來指導實驗室,比芝加哥大學給他更豐厚的薪水,這些優越的條件使華生最終還是來到霍普金斯大學。他在這里度過了他學術生涯最輝煌的歲月,一直到1920年。 長期以來,華生不斷思考如何使心理學研究更加客觀化,1908年在一份講義中他第一次公開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1912年他應卡特爾的邀請,在哥倫比亞大學做了一系列的講演,在演講中又談到了這個問題。1913年他在《心理學評論》雜志上發表了題為《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一文,正式宣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誕生,這標志著行為主義革命的開始。1914年他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系統地闡述行為主義的專著《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言》。文章的發表和專著的出版在美國心理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得到了廣大青年心理學家的響應。兩年后當華生38歲時被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華生的行為主義受到了心理學界的歡迎。1919年出版了他第二本專著《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的觀點看心理學》。這本書是他的行為主義觀點最為全面系統的闡述。
1920年,由于一宗轟動當時的離婚案迫使華生辭去了霍普金斯大學的職務,使他中斷了紅極一時的學術經歷。1921年華生進入商界,他用行為主義的方法進行廣告宣傳。他發現"新產品的銷售曲線的增長與動物或人的學習曲線的增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他還用大量時間普及行為主義。他為許多雜志撰稿介紹行為主義,甚至親自講課,傳授行為主義心理學。1925年他的《行為主義》一書出版,這本書是華生行為主義的通俗表述。1930年華生對這本書進行了修訂,這是他在心理學方面最后一項專業工作。1947年華生從商界退休,在康涅狄格州的一個農莊中度過他生命的最后幾年。1957年美國心理學會在授予他榮譽的一段褒獎文字中,把他的工作贊揚為"現代心理學的形式與內容的極其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變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線的出發點。"華生為得到這種官方的承認而高興。1958年華生去世,享年80歲。
行為主義的研究對象—行為
華生在作為行為主義宣言的《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一文中,開宗明義宣稱行為主義的"理論目標就是對行為的預測和控制"。
華生所講的行為首先是一種可觀察到的機體反應。這種機體反應的本質是人和動物對于外界環境的適應。華生承認,"反應"一詞是從生理學中轉借到心理學的。但是,心理學擴大了它的用法。也就是心理學把一組簡單的生理反應組合成為一套復雜的反應,把簡單的肌肉骨骼動作聯結為一種行為的方式。華生把反應分為四類:
1.外顯的習慣反應,包括開門鎖、打網球、拉提琴、蓋房子、與人說話、與人交往;
2.內隱的習慣反應,包括條件反射所引引的腺體分泌、無聲言語(即思維)、身體的定向或態度;
3.外顯的遺傳反應,包括人的各種可以觀察到的本能和情緒反應,例如抓握、打噴嚏、眨眼等;
4.內隱的遺傳反應,包括生理覺察所研究的內分泌系統和循環系統的各種變化。
在這里華生概括了有機體的全部行為,并且把這些行為區分出先天遺傳的反應和后天習得的習慣反應。華生認為這種區分是很重要的,因為行為主義就是要發現后者的學習過程和方式,以掌握其形成的規律,實現預測行為、控制行為的目的。
支付到海之蓮的單位銀行賬戶:
戶名:溫州市海之蓮心理健康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溫州教育新村分理處
賬號:120300 680900 0027853
個人銀行快速轉賬:
開戶行:農業銀行樂清分行
賬號:62284 8033 02585 19512 收款人黃秋楊
支付寶轉賬快捷支付:
賬號:13868730825(黃秋楊)
我們對心理咨詢師的基本要求如下:
√真心熱愛心理咨詢行業與這份神圣的事業
√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證書
√自我激勵和自我完善
√特別歡迎本科或研究生是心理學專業的
如您認同我們的理念,請將您的詳細簡歷發送至: 761061986@QQ.COM, 你也可以直接撥打我們的網站電話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