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我常常會使用一下我的醫學身份,從心理咨詢師隊伍中,應該我是最為“全科”的裝備了吧!特別是這兩年時間里,看到眾多青少年孩子在初高中階段出現抑郁情緒,焦慮情緒等體征,我知道純粹的心理咨詢輔導在臨床工作中需要一定時間,需要一定療程,這樣對于孩子來說曠課時間就太久了,也可能會失去回歸自己該有的校園生活的落差。
而且,在臨床心理咨詢工作中我發現,很多青少年也有過去醫院心理專科或是精神專科就診,而結果開了很多西藥,也沒有足夠有期待的效果。有些反而被診斷加強了暗示負面效應,成為了心理負擔。

抑郁情緒也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提及的“憂傷,憂思”狀態,那么有一句話就是憂思傷脾胃的說法,這也是符合中醫情志醫學理論,所以通常抑郁情緒障礙的人群,會帶著腸胃不好,消化系統功能性疾病等。
所以,最新科學界研究發現了一個針對抑郁癥及抑郁情緒障礙的理論,叫做腦腸軸紊亂。這是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說,人腦功能與消化系統的整體效應,大腦神經系統會影響消化系統,反過來腸道菌群失調也會反饋性刺激大腦神經系統,這也許是就是腦腸軸功能的概念。
最近我在接診關于抑郁情緒障礙的來訪者,總會建議她們去用些益生菌加一種藏藥疏肝解郁功效,這樣她們在抑郁情緒在配合心理咨詢治療中,很快得到改善和修復。有一個青少年十六歲求助來訪,因為他去醫院心理科看過,并且開了一些西藥用于青少年抑郁情緒障礙,結果副作用很大,吃了后身體困乏無力,頭暈眼花等現象,不能堅持用藥,在家父母給予停藥。但是孩子的負面情緒確實很大,于是來訪求助。

經過心理咨詢輔導以及生活療法的介入,孩子在咨詢師建議下用了益生菌與藏傳中藥,三五天出現明顯改變,狀況好了很多。在臨床工作中經常發現抑郁情緒障礙在醫院藥物治療中不能耐受,改為中成藥+益生菌結合心理咨詢師的有效介入,出現特別好的效果。
當抑郁情緒障礙遇見“益生菌”,修繕了軀體腸道菌群失調,從而反作用于大腦神經系統分泌神經遞質的功能。所以,我們咨詢中心常規性建議求助者可以輔助使用這類腸道菌群調節品,起到很好的協助康復情緒障礙等問題。
作者:林仕錕
編輯:徐玉亭(樂清心理咨詢師協會秘書長,國家衛健委心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