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专区日韩精品欧美色_新四虎影院_十草在线视频网_免费黄色小视频网站_日韩成人高清

咨詢熱線:83157120
當前位置:主頁 > 心理文章 > 青少年問題 >
孩子啃指甲、咬鉛筆、咬被角……這些小細節,千萬別忽視

你家孩子是否會動不動就咬指甲、咬鉛筆?有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大意,或許是孩子出現了問題,一起看看!

 

01

 
 
 

昨天刷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說:論酷刑,我只服拔指甲。

原來他7歲的小兒子,最近迷上了「啃指甲」。看電視時啃,寫作業時啃,就連走路時也在啃,十個手指都被啃得禿禿的。

剛發現時,朋友只是語言上教育了下,告訴兒子這樣不衛生。孩子表面答應不再啃,可一不注意又津津有味地啃起來。

朋友無奈,就給兒子手指上抹苦瓜汁、風油精。結果孩子不適應,反而啃得更厲害,最后得了甲溝炎化膿,整個手都發炎變腫。夫妻倆趕緊帶孩子去醫院,醫生說需要拔指甲治療。看著孩子被拔掉指甲的小手,孩子爸媽心疼地眼淚直淌。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有啃咬東西的習慣。除了啃指甲、咬手指,有的孩子還會咬嘴唇、咬嘴上的皮。有的不咬自己,但是會咬被角、咬鉛筆,咬一切順手的東西。

3歲前的孩子愛啃咬,是在通過嘴巴來感知認識世界,屬于正常的「口欲期」探索。但是,3歲以后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則有可能是「口欲期停滯」。

簡單來說,是孩子沒有成功度過這個心理發展期,或者度過了,但因為外部壓力或刺激,導致孩子的心理退行回這個時期。

所以,啃咬東西這個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有可能只是教養不當,形成的壞習慣,但也可能,是一種由心理原因導致的行為障礙。

 

02

 
 
 

愛「咬來咬去」的孩子

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在上小學前,童童一直都跟爺爺奶奶生活,去年才被爸媽接到身邊。

回來后,童童媽發現孩子有個毛病,沒事就喜歡咬東西。在家睡覺時,喜歡咬被角;去了學校沒有被角,就喜歡咬衣服。

雖然逮住一次批評一次,可孩子就是不長記性。光是上個月,她就發現了好幾次,孩子衣服被咬破、拉鏈被咬壞的現象,就算爸爸打了幾次,都不管用。

帶去檢查,鈣鐵鋅各項都正常,醫生建議轉去心理門診。

最后通過心理量表的檢測和心理醫生的面談,才發現,孩子不僅焦慮、情緒低落,而且還低自尊。

因為從小父母陪伴少,孩子安全感不足,且回避人際。回到父母身邊后,新環境的不適和父母給的壓力太大,再加上不同程度的批評、否定,最終,形成了負面強化,導致惡性循環。

強烈的緊張和壓抑,讓孩子內心情緒無法紓解,也得不到情感上的撫慰,不知不覺就用咬東西來自我排解、轉移注意力。

就像在《育兒大作戰》這個節目里,小女孩毛毛就喜歡在寫作業時咬手指。在場的兒童醫生分析,這是由于媽媽在輔導時不斷指責,造成了孩子焦慮、缺乏安全感,孩子需要通過咬手指來進行自我安撫。

這一系列的啃咬類行為障礙,一般都是在兒童期發病率最高。

究其原因,大多是情緒的緊張、壓抑造成的。比如說夫妻二人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父母的陪伴、關注度不夠;受其他事件的影響,如考前焦慮、受到恐嚇等。都會讓孩子因焦慮、緊張而啃咬東西。

心理學研究顯示,這些「啃咬」動作,能給孩子一種心理上的慰藉,屬于一種「行為退化」,能讓孩子抑制焦慮、暫時心安。

遇到這種情況,作為父母,我們就要先搞清楚原因,再來「對癥下藥」。

 

03

 
 
 

沒事喜歡「啃咬」

是身體在「求救」

不過話說回來,并不是所有「啃咬」的行為,都是心理問題。

看過網友作的一首打油詩:

有個小朋友,毛病愛吃手;

指甲長了他不剪,放在嘴里咬一咬;

天長日子久,面黃身體瘦;

到了醫院一檢查,毛病全在愛吃手!

很多時候,孩子沒事喜歡咬來咬去,除了本身習慣的問題,還有可能是孩子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事實上,孩子3歲以后還喜歡啃手、咬被子,有可能是體內缺鋅、缺鐵等原因。同時,還會伴隨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挑食、不愛吃飯的癥狀。又或是感染蛔蟲所導致的「異食癖」,比如說,喜歡到處亂咬,包括吃頭發、指甲、墻灰、紙屑這些東西。

 

2007年,土耳其專家做過一項實驗,挑選59名實驗對象,來檢測每個人的口水中是否有造成腹瀉或嘔吐的細菌。

結果顯示,76%會咬指甲的人測出陽性反應,而不咬指甲的人中只有26.5%驗出陽性反應。

可見,啃咬指甲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跟同齡的孩子相比,這些孩子體質更差,也更容易生病。

同時,在換牙期間,最容易出現反頜現象,如果長期啃咬,就容易形成「地包天」,出現包括牙齒松動、生長不整齊等情況,這些都會對孩子的形象造成很大影響。

發現這類小毛病時,爸爸媽媽們就要看看,是不是孩子的身體出現問題,最好是去醫院做個檢查。

 

04

 
 
 

有多少父母

被「厭惡療法」騙到

很多人說,如果孩子有啃手、咬鉛筆等怪癖,可以在咬的地方涂黃連水、辣椒水或風油精,他們感到了痛苦,就自然不會這樣做了。

事實上,這種「厭惡療法」是不可取的。

如果是直接涂抹在孩子肌膚上,那么很可能對孩子皮膚造成傷害,而且這種簡單粗暴的行為,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變性懲罰,效果有限容易反復,還有可能讓孩子啃得更厲害。

同事曾用紗布包住兒子的手指,也趁他睡覺時,把黃連水抹他手上,可都沒有作用,甚至由于強行干涉,造成孩子吃手的頻率越來越高。

另外,如果手段過硬,讓孩子中斷了壞習慣,則可能會讓問題轉移或變形。就像我們常說的「按下葫蘆起來瓢」,孩子雖然不咬手指了,但卻可能開始咬別的。

孩子的成長,從來都不是一次戰爭,我們要讀懂孩子的需求,接納他的缺陷。

如果是體內缺少微量元素,可以遵醫囑藥物補充,也可以通過食補(如含鈣的海帶、蝦皮;含鐵的豆制品、動物肝臟;含鋅的豬肉、牛奶等食物),慢慢就能恢復。

如果是心理原因,那我們在平日里,就要給足孩子安全感和尊重感。比如說,經常去擁抱他們。包括一起玩玩具、做游戲,看看孩子平時最喜歡做什么事,那當孩子習慣性啃咬時,就可以用這件事迅速轉移他的注意力。也可以通過動畫片、繪本來引導孩子,讓他們自己看看,其他小朋友「吃手」的后果。就像《愛啃指甲的小山羊》,講的就是小山羊因為啃指甲,導致肚子劇痛的故事。

海藍博士在《不完美,才美》一書中提到,決定孩子健康和幸福的,是他在成長中有沒有感受到愛,有沒有學會愛;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在犯錯時幫他找到解決辦法,而不是指責批評。

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糾正之路也需要自然過渡。記住,物極必反,沒有孩子是在粗暴的強制中變好的。

 

05

 
 
 

糾正小毛病

試試科學小妙招

都說欲速則不達,面對孩子的小毛病,我們可以通過一步步的「限制療法」去糾正。

比如針對咬手指、啃指甲。

一開始,可以限制孩子不能在家里啃。

人多的場合,大家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緊張,孩子更會下意識去咬手指。等到他能在家里做到時,再由內及外,做進一步限制。

包括時長限制也是,從長到短;范圍則是從咬兩只手減少到咬一只手,從咬所有手指減少到3根、2根、1根。

另外,我們可以給孩子做些按摩。

每天早晚,用我們的大拇指在孩子的嘴唇四周上下按摩,一次大概兩分鐘左右。包括在刷牙的時候,習慣用小牙刷清理口腔,也能彌補口腔觸覺,緩解孩子想要啃咬的沖動。

「啃咬」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特別自然的動作。雖然我們很困擾,但想要徹底戒掉,還是得用科學的方法,從細節入手。

如果說,母親的子宮是孩子的第一宮殿,那好的家庭環境,就是孩子的第二宮殿。

想要孩子擁有好的習慣、健康的人格,那我們就要營造出一種輕松和睦的家庭氛圍。

任何的操之過急,或者是緩慢滯后,都會對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造成影響和傷害。

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溫暖而有耐心,幫助孩子改掉這些「小毛病」,讓他們更加開朗,自信。

畢竟,父母慢慢來,孩子才能走得快。


Copyright © 2002-2017 溫州市海之蓮心理健康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在您確認您的咨詢項目,并與您的咨詢師達成一致后,您可以將費用支付到海之蓮心理咨詢。我們為您提供了靈活的支付方式:

支付到海之蓮的單位銀行賬戶:

戶名:溫州市海之蓮心理健康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溫州教育新村分理處

賬號:120300 680900 0027853

個人銀行快速轉賬:

開戶行:農業銀行樂清分行

賬號:62284 8033 02585 19512 收款人黃秋楊

支付寶轉賬快捷支付:

賬號:13868730825(黃秋楊)

關閉
我們的奮斗目標是提供國內最佳的心理咨詢服務,做最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者。這就要求我們的咨 詢師也是業內最好的。
海之蓮心理咨詢每一天都在期待最棒的您能夠加入我們,投入到服務于人類心靈的美好事業中。
中國的心理咨詢事業正在發展中,伴隨這社會事業的發展,人們對優質的心理咨詢服務的需求也將 必然增加。我們非常期待與您的成長同行,一同為人們的最美心靈與幸福生活貢獻力量。

我們對心理咨詢師的基本要求如下:

真心熱愛心理咨詢行業與這份神圣的事業

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證書

自我激勵和自我完善

特別歡迎本科或研究生是心理學專業的

如您認同我們的理念,請將您的詳細簡歷發送至: 761061986@QQ.COM 你也可以直接撥打我們的網站電話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