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久前,沈陽的一家旅館來了兩個“高中生情侶”,要求開一間房。
因為沒有身份證,老板將情況反映給了公安機關。
民警火速趕到并將孩子帶回派出所,將兩個孩子的家長喊來。
看到女兒被人帶去開房,媽媽失聲痛哭:“平時,我對她管理挺嚴的,千叮嚀萬囑咐不讓她和男生玩,誰會想到,剛上高一,她就學會處對象了,還要去開房!”
據沈陽晚報記者對事件的詳細采訪。原來,這對男女生早戀,當日下午,因為學校有事臨時提前放學,于是,男生便提出去開房,女生沒有多想,也沒有反對,便跟著前去了。
最后,在民警的勸說下,雙方家長將各自的孩子帶回了家,把可能要發生的惡果扼殺在搖籃中。
02
作家羅松講過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關于女孩:
一個步入青春期的高中女孩凌晨才回家,過了幾天,父親約她外出喝酒:“盡量喝,喝醉,爸爸帶你回家。”那一晚,女孩醉倒在吧臺上。
第二天,她一醒來,就看見了父親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你記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嗎?一共是兩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記住,這就是你的極限。世界上有很多壞人,我沒辦法永遠在身邊保護你,所以才讓你知道你的極限,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第二個故事關于男孩:
一個14歲男孩,在書亭看到了一本很喜歡的書,可是身上沒帶那么多錢,于是就偷偷把書藏進了懷里,不料卻被老板發現了,把他扭送進了派出所。很快,孩子的父親趕到了。
男孩低著頭,等待父親的大罵。但父親并沒罵他,而是對書亭老板說:“他一定十分喜歡這本書,只是因為沒有帶足錢才這樣做的。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錢買下這本書……”
出了派出所,父親對孩子說:“人這一輩子都會犯錯誤。聽著,忘記它!不要讓它在你心里留下陰影,好好學習和生活,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女兒需要底線教育,兒子需要陽光教育!
03
對于女孩——底線教育
安全底線
女孩天生內心柔弱,她們的成長需要一種叫“勇氣”的養料,父母一定要及時給予。讓女孩們明白如何保護自己,最大可能地擁有抵御風險、遠離噩運的能力,任她們放飛于這個火熱而又冰冷的世界時,父母不至于牽腸掛肚。
最近的新聞里,往往有太多的女孩子因為不懂得保護自己而受到傷害,有些甚至被奪走了生命。
毛斌說得特別直接:作為女性,請永遠記住,你們在暴力犯罪中是弱勢群體,所以女性永遠要把自我保護放在人生的第一位,而不是保護他人。
江歌事件令不少人痛心,她為了保護朋友失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當面對朋友的求助時,江歌的第一反應是幫助朋友,但她忘了一點:每個人在國外都是孤獨無助的,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作為后盾時,平安是福,一定要避免麻煩上身。
愛默生說: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善良永恒正確,但一定不要以將自己置于危險境地作為交換。
希望女孩們都能明白:
你要對自己的事情有擔當,對別人的事情有分寸;既要相信世界的好,更要明白江湖的惡;命大于理,大于財,大于情,大于一切的一切。這世界好人很多,但壞人同樣也不少,請管好你的善良。
身體底線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高中時曾被語文老師性侵。她送作文給他,他就趁機作惡。而十幾歲的小女孩一向聽話,不懂反抗,甚至還對老師說對不起。
而無法順從也無法接受的小女孩之后便患上了精神疾病,無法完成學業,走不出陰影。她把自己噩夢般的經歷寫進了書里,卻不敢也不愿告訴父母。
直到26歲,她的書出版兩個月后,這個美麗又多才的女孩不堪精神折磨,在自己臥室上吊自殺。
這樣慘痛的例子每天都在發生,受害對象往往是柔弱無助的女孩子。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教女孩子,面對侵犯,勇敢說不。如果他人要侵犯你的身體,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激烈反抗,用最嚴厲的態度告訴他們“不可以!”,這可能會使你避免遭殃。
聽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個心理咨詢者,是性癮患者,騷擾過很多女性。有一次,他在電梯里遇到一個長得乖巧文靜的女生。“你臉上有個飯粒。”他邊說邊伸手去摸女孩的臉,身體順勢緊緊靠過去。
沒想到女孩子一扭頭,大聲罵了一句“滾你媽的”。他當時嚇得都石化了。
為什么一個經常騷擾女性的壞男人,這么容易破功?他說因為他遇到了太多不敢說話的女孩。在他的印象里,女孩就應該是那個樣子,即使她們反抗,也是咬緊牙關,用身體語言去抗拒,這樣能激發他更強的獸欲。
壞人在黑暗中最怕什么?光明。女孩霸氣十足的那聲大吼,是一把劈開黑暗,讓光明進來的劍。
因此,如果有男生說下流的話或者做下流的動作,要嚴肅表達你的抗拒。不置可否地隱忍,會鼓勵壞人得寸進尺,導致不良的后果。反之,如果他們都知道你很自重,不是個隨便的姑娘,就不會那么隨便地對你。
我們要讓女孩學會堅強、勇敢,同樣也要讓她們學會防備與機智。
我們也一定要告誡女兒:千萬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以換求什么好處。
感情底線
最近報道的這則新聞:“從香港到吉隆坡,飛行里程2500余公里,大約需要4個小時。數年來,多名中國女性的命運在這條航線上改變。”
兩年里,超過20個女生,走上了不歸路:因為她們身上被搜出攜帶有毒品。
在馬來西亞的法律里,對于販毒的處罰最嚴苛,15克嗎啡、海洛因就是死線。可是這些姑娘,帶了足足幾斤。
一些網友用戾氣很重的話,罵她們丟臉、拜金、崇洋媚外。
最扎心的,這些姑娘條件都不錯,而且是家中獨女。父母疼愛了二十多年的掌上明珠,現在卻被關押在鐵窗深處,不知明天是死是活。
這些不愁吃不愁穿的姑娘,如果只是為了錢,會去做這種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事嗎?當然不是,女孩聲稱自己是為了愛情。因為愛情,她們替尼日利亞的外籍男友運毒,把自己變成了“人肉快遞”。
可是你知道嗎?尼日利亞不僅貧窮,還允許一夫多妻。這些傻姑娘,淪陷在戀愛的炫目光暈中,看不見赤裸裸的生活真相。她們可以替男友去死,男友卻說“不認識她”。
現實中,也不乏被愛情掐住軟肋、迷失自我的姑娘。迎合對方愛憎,放棄自己的喜好甚至大好前途。命運急轉彎翻車,只是因為她拱手把方向盤交給了別人。
愛沒有上線,但必須有底線。
愿你愛的真誠也暢快淋漓,更記得守護自己。
生活底線
有這么一個故事:
女兒考上大學后,父親給她寄錢:“1200元夠不夠?”
女兒回答:“夠了。”
父親又說:“想買什么就買,別虧自己。”
女兒聽了,半天不作聲。
父親覺得奇怪:“怎么了?”
女兒說:“室友和我一樣,每月家里也是給1200元,但她生活質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都去麥當勞……”
父親說:“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誤學習。”
“她沒有打工,是在談戀愛。有一次她約會回來對我說,其實她不喜歡那個男生,只是喜歡他替自己買單而已。她還說我傻,可惜了這張臉,如果她有像我這樣漂亮的臉,根本不用向家里要錢。”
父親放下電話,立即給女兒打了1500元,對女兒哦:“從這月起,我每月給你1500元。多出的300元,你可以買零食。還有,如果你戀愛了就要告訴我。我每月再給你500元,作為戀愛經費。請你一定要記住,每次約會,都不要忘了帶上自己的錢包。”
這位父親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在教給女兒一個生活底線——要有經濟獨立能力。
“如果女人想擁有一份勢均力敵的感情,想擁有一個心安的歸宿。經濟獨立,是首先要保證的。”
04
對于男孩——陽光教育
生活教育
巨富李嘉誠,對兒子的教育從來不是讓孩子享盡榮華富貴,理所應當做“富二代”。他反其道而行之,對孩子實行窮養,讓他們學會自立自強。
現在的孩子上下學,父母都是開車接送的,幫孩子拎書包,舍不得孩子受一點苦。
但李嘉誠,很少用私家車送孩子上學,而是讓兒子自己做電車、巴士上下學,更別說拎書包了。
別的孩子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用干,都是家里的小祖宗,爺爺奶奶寵著,外公外婆慣著。而李嘉誠則要求自己的兩個兒子從小就開始做雜工、做侍應生,到高爾夫球場做球童。
李嘉誠對孩子的窮養,實則是對他們的生活教育。從小培養他們的能力,是讓他們懂得通過努力去贏得尊嚴,贏得真正想要的東西。
這樣教育方式,才能避免把孩子養成追求物質享受、奢侈浪費、不懂愛,也不懂感恩的紈绔子弟。
男孩要在未來的生活和社會競爭中取得成功,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有肯吃苦、負責任的精神,孩子能不能吃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人生成敗。所以,父母就算再富有,也要對男孩“窮”養,不要讓富裕的生活和特權毀了男孩。
品格教育
曾看過這樣一則報道,美國一個小學生因破壞性行為受到停乘校車一周的處罰,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學。有人問他的母親為什么不用家里的汽車送他去上學,孩子的母親堅決地說:“不,他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處于成長之中,對一些事情往往沒有責任感,因為許多時候他們不知道責任是什么,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家長可以適當地讓孩子承擔一下辦事情不負責任的后果,教孩子如何去面對并接受這次失敗的教訓,從中獲得成長,這就是品格教育。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別人的花瓶打碎了,那大人先不要插手,讓孩子自己去道歉、解決。要讓孩子知道,他應該為他自己的過失負責。
首先要杜絕孩子說“這不關我的事”“不是我的錯,都是他的原因”這種話。
平時在商量家務事時, 與孩子有關的部分,也可以讓男孩參與進來,允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覺得妥當,家長可以采用,長此以往,孩子覺得自己在這個家里是有地位的,慢慢的,他就會覺得自己應該為這個家做些什么,責任感也就形成了。
挫折教育
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楊寶德,因為不堪導師騷擾而自殺;武漢研究生陶崇園,長期遭受導師壓迫而自殺。最近被這樣的新聞刷屏,在惋惜的同時,不禁想:新聞中的這些男孩連死都不怕了,難道真的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了嗎?
說到底,還是因為缺少了挫折教育。
現在有人提出“心理環保”教育概念。教師和家長都需要與孩子建立和諧的關系,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孩子不能直面挫折,主要是因為老師和家長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或者把他們的長處視為短處,讓孩子在心理上矮化了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自己首先應該遇事不慌張,不氣急敗壞,在孩子遇到挫折時,要幫助孩子分析,提出參考建議,要讓孩子感到自己并不是孤軍奮戰。
冒險教育
男性荷爾蒙讓男孩動個不停,喜歡探索。
在爸媽眼里,他們是整天煩躁不安、調皮搗蛋的臭小子。男孩調皮搗蛋的背后卻意味著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與冒險精神。
家長要合理利用這一特點,不干涉男孩的創造性活動,不要給他們過多的限制和保護。無論對孩子來說多難的事情,比如做船模、爬樹等,都該先讓男孩去試一試,就算是最終放棄,也該是孩子自己的主意,而不是爸媽的阻止。
現在家家戶戶的孩子都被父母捧在手心,怕摔著、怕碰著。但教育學家理查德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于墨守成規,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
女兒需要底線教育,兒子需要陽光教育!男孩跟女孩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不同的關愛和教育,父母要腳踏實地地引導他們,希望本文對您有幫助!
支付到海之蓮的單位銀行賬戶:
戶名:溫州市海之蓮心理健康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溫州教育新村分理處
賬號:120300 680900 0027853
個人銀行快速轉賬:
開戶行:農業銀行樂清分行
賬號:62284 8033 02585 19512 收款人黃秋楊
支付寶轉賬快捷支付:
賬號:13868730825(黃秋楊)
我們對心理咨詢師的基本要求如下:
√真心熱愛心理咨詢行業與這份神圣的事業
√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證書
√自我激勵和自我完善
√特別歡迎本科或研究生是心理學專業的
如您認同我們的理念,請將您的詳細簡歷發送至: 761061986@QQ.COM, 你也可以直接撥打我們的網站電話進行咨詢。